第一局,拿到预言家的同学紧张得把“查验”说成了“观察”,全场笑成一团;女巫同学在夜晚选择“毒药”or“解药”上犯了难……第二局,拿到狼人的同学自曝了身份,理由是“我不想再骗人了”。第三局,守卫同学连续两晚空守,他说:“我不知道该信谁,干脆先保护所有人。”每一局结束时他们都在商讨游戏中应该注意的隐性规则,我们在这一次次对局中真真切切看到了“友谊第一”。游戏结束时,记分板上没有胜负,只有一串涂改过的问号。孩子们忽然发现:身份根本不重要,重要的是“我愿意先相信谁”。 轮到投票放逐环节,我把在幕布上只投上中间一行字:“你在投谁?其实你在投给自己心里的什么?”第一次投票,大家齐刷刷指向最安静的一位同学。理由是“他没说话,肯定心虚”。他问:“如果我现在开始说话,你们会信吗?”沉默三秒后,有人把手放下了。 第二次投票,他们把票投给了声音最大的小宋。理由是“他说得太多,像在掩饰”。 小宋在最后发表出局感言时才说:“我真是好人啊,我有线索。”第三局,他们开始学会先问一句:“你愿意再说一遍吗?”票数第一次出现平局。 那一刻,孩子们第一次意识到:投票不是抓坏人,而是照见自己心里的偏见。在白天与黑夜里之间,孩子们照见自己。
刚上课,志愿者老师将ppt放到标题页“灯光里的千年故事”,让大家先猜“今天的主角是谁”。孩子们纷纷猜测,“灯光?是灯笼吗老师!”“千年?非遗的其中之一吗?”钓足大家的胃口后,老师开始了对皮影的讲解。第一个部分“会动的光影”,大家齐读定义,老师追问“影、光、形、声”四个字分别对应什么感官。大家争先恐后的举手,“老师我知道我知道!”“老师我举的最快让我回答!”......第二个部分“材料与造型”,老师们对孩子进行快问快答:为什么古代要用驴皮而不是塑料?
孩子们清澈的眼睛里充满了疑问,低下头陷入了沉思。第三个部分“传统到创新”,老师放了《武松打虎》的皮影戏,把《武松打虎》的皮影剧照定格,请两位同学上台用身体模仿影子动作,其余同学猜角色。皮影课堂就到此结束了,我相信孩子们了解认识到了皮影,意识到“传统≠古老”,而是可以持续更新的“开源代码”。
接下来的部分,老师又给大家播放了皮影戏《孙悟空三大白骨精》,大家看的津津有味,我们还给大家播放了其他非遗技艺的科普视频,如广西傩面、木偶戏、简直、木版年画等等。支教的意义在这一刻被浓缩成一句话:让非遗穿过他们,而不是让他们穿过非遗。
壹基金儿童服务站北玉沟后村站点感谢泗水县民政局,泗水县慈善总会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!感谢社会各界慈善人士的爱心助力!
有陪伴的童年不孤单,被看见的人生更精彩。